此文收錄於包子逸的新書《風滾草》
溫馨提醒:請以購買代替瀏覽
出版業的冰原期需要和您借火
誠品2017年四月選書、博客來2017四月選書
● 博客來:https://goo.gl/rdrLe8
● 讀冊生活:https://goo.gl/53jJXP
● 誠品:https://goo.gl/4JAkPt
《風滾草》後記﹝點此﹞
==
〈夜的出口〉
/包子逸 (幼獅少年2016年12月號)
從空中俯看,即使在月光的映照之下,龍坡邦的燈火仍像無垠黑絲絨中間一枚小而精緻的繡花,緊縮在鎮區。
在這樣光火稀少之境,入夜,再如何蒼白的小燈也有成群飛蛾飢渴地盤繞飛轉,看牠們瘋狂拍動的翅膀,讓人幾乎覺得牠們在吸吮燈光,光裡有蜜。在昏暗中看見光源,看見蟲子壓抑的躁動,感覺四週的寧靜好像鑲了黑邊,更沉,讓人奇異地感覺到黑暗的巨大。
此地有一種壁虎,牠們總是躲在黑暗中,發出富麗嘹亮的短叫聲,聽起來更像一隻呼喚著什麼的鳥,在靜謐的小村夜裡,那神祕的叫聲分外立體,感覺格外不真實。
整體來說,龍坡邦出奇的沉默,即使在夜市走動,都讓人有在大理石廳裡逛博物館之感,清涼而帶著距離,不像我們認知裡的夜市那樣激動、那樣急著召喚什麼。
龍坡邦夜市擺攤和收攤的過程,向來靜悄節制,如某種軟體動物,雨後默默露臉,或如早晨托缽的僧侶,山上吹來的風那般,一不注意就過去了。有些攤子賣銀飾,有些賣百褶裙,都是中國雲貴一帶還有東南亞北部山區少數民族區域很常見的手工品,拉美原住民族也有類似的百褶裙款式,沉黑為底,搭配細碎印花,布料上經常抽銀線和十字繡圖樣。
在龍坡邦夜市,這樣的一條手工裙是十美元,挑花樣的時候,老闆還會自動降價成九美元,價格見骨了,幾乎讓人感到罪惡,就好像在都市裡喝慣星巴克的人,去了厄瓜多,赫然發現出口高級咖啡到國外的當地人,只喝得起很稀的即溶咖啡。
其實紐約經常可以看到類似的百褶裙,從緬甸經泰國逃亡到美國的前內戰游擊隊員,以及矮小的墨西哥婦女也在下城擺攤賣這種色彩濃烈的民俗風背包與裙子,好像山勢險惡培育出來的民族,越能在粗布上繡出輝煌的圖騰。百褶裙一條賣到五十美金以上,但是可以講價,偶爾看見小店裡也會賣,價格則自動上乘幾倍。
佔領華爾街運動剛起步的時候雖然引起了一些震盪,但這場無主的進擊就像在淺海搖晃的海葵那樣不可預測,四處綻開,卻始終浮不上水面,比如,某一個晚上布魯克林大橋上掀起數萬人風風火火的示威活動,有人以筆直的雷射光在高樓大廈上激射出:「我們都是那99%」之類的標語,一呼百諾,是那樣黑暗中閃閃發亮的共和體,我們。但這一晚的激昂毫不意外遭到主流媒體流放,隔天太陽升起,又是船過水無痕。
就在那樣急著投影什麼的秋季,某個周六夜,華盛頓廣場出現支持華爾街示威的群眾,讓人以為示威活動真正開始發酵,往上城蔓延,也許華盛頓廣場隔壁NYU的青年學子將如60年代那般,領導風潮,進行一種大規模的軟性社會運動。
隔日,風和日麗,重回華盛頓廣場卻只看到四處洋溢著舒軟情調,有好幾組聚攏群眾的樂團佔領廣場角落,空氣裡不但有甜如蜜的陽光,還有和平歡樂的音符,範圍並不大的草坪上則躺滿了忙著把自己曬成古銅色的半裸青年,彷彿急著收割夏末秋初的溫暖。昨夜聚集的示威人群都換成了曬免費太陽的人們。
此時,廣場不遠處一家銷售手工與民俗嬉皮風著名的美國連鎖品牌,在櫥窗裡擺了一件類似龍坡邦的百褶裙。
根據店名,這是一家把人類學的異國風情當成時尚資本的品牌,讓人好奇擺在店裡的這樣一條裙子要價多少。查詢後得知它將近三百美金。
我想到,紐約無論白日或深夜駐守路邊的水果攤,那些可能來自瓜地馬拉的香蕉,五根1美元。賤價的水果。在異常遙遠的南方,於黑暗的香蕉共和國收割的人們,一串香蕉的收入或許也只有美國價格的三十三分之一?朋友說,在台灣,香蕉從原產地到超商,價差真的曾高達四十倍。
初雪來襲前,紐約老牌百貨Bergdorf Goodman的耶誕櫥窗一如以往在第五大道上豔冠群芳,玻璃帷幕裡蒐集了世界上最難以取得的稀物,以及最魔幻的主題。面容疏離的模特兒與定格的珍奇異獸,閃亮,毛色雍容,是濃縮的慾望版綠野仙蹤。
我曾在紐約曾陰錯陽差收到Goodman的奢華目錄,並不是曾經在此處消費,而是某人老婆的信用卡地址註冊在自己住的地址,因此就產生了貴婦消費, 而不相干的平民閱讀目錄的狀況。Goodman精品目錄無論用紙、攝影或印刷品質都能瞬間讓街上所有的流行雜誌蒙羞,高級得不食人間煙火。
搭配這麼高檔的目錄的當然是價格拔尖的產品,翻開來裡面都是目不暇給而且昂貴得匪夷所思的奢華品,檢閱目錄,幾乎讓人感覺像在觀摩即將絕種的保育類生物:冰塊造型三千五百美金的派對小錢包、貼滿翡翠鑽石的小熊胸針……。翻著翻著,出現了幾條看似四角內褲的產品,每條要價和紐約房租差不多。為什麼花紋和質料與抹布差不多的泳褲,竟然要價與房租一樣貴呢?難道是短版金鐘罩嗎?可以擊退鯊魚、把海水變成香檳嗎?
更讓人氣餒的是,目錄只列出Italy、USA、France這幾個第一和第二世界國家的產地名,除此以外,所有第三世界國家製造的產品,他們皆很「委婉」地打上:Imported。顯然第三世界國家那些血汗工廠的功勞,都是讓人羞於啟齒的……。第三世界國家隱姓埋名,怕沾污了那高級目錄的高級雪銅紙。
Imported,全世界的第三世界工廠都被濃縮成了這一個字,就像他們不斷出口卻找不到位置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