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無設限電影魂,台灣十二年尋生活的根〉
 
/包子逸

 

電影《盛情款待》四月在台灣上映,導演陳鈺杰卻不自我設限,爽朗地為自己下了這樣的定位:「我是film maker,不是director」──在《盛情款待》製作過程中身兼六職:編劇、製片、導演、攝影、剪輯、特效顧問,也長期在台灣電影產業中從事攝影、編劇等工作,創作能力紮實而廣角。

 

說陳鈺杰身懷十八般武藝並不非誇飾,從小在美國長大的他,小小年紀已在各領域展現驚人的天分,除了玩攝影,熱愛小提琴演奏的他,高中是樂團首席,愛玩電玩也鑽研電腦,高中乾脆與朋友開了一間電腦與網頁設計公司,大學本來主修資訊工程系,一直到大三才轉念電影,畢業後到台灣研修電影研究所。

 

兒時的興趣,現在都成了拍電影的助力,對音樂敏銳的感受力讓他的影像節奏獨樹一幟,對電腦科技的嫻熟也讓他對特效運用駕輕就熟,不過最重要的是,他不怕多方嘗試,因為勇於實驗,願意多走一點路找出喜歡的結果,細心的觀眾往往可以在他的電影中找到不落俗套的拍攝視角。

 

如果你問陳鈺杰,做電影工作最棒的地方是什麼?他會告訴你:「它不像工作。」一個人如果能找到剛好是自己興趣的工作,大概是人生最幸運的事之一。然而,他這樣從小就在其他領域已經展現過人長才的人,怎麼會決定走上電影之路?本來,主修電腦科系是因為家人並不支持他以音樂為職志,但上大學後不多久,他便發現自己並不快樂,對寫程式這件事並沒有持之以恆的熱情。

 

不過,真正讓他下定決心另闢蹊徑,最終走上電影之路的關鍵,或許是與摯友的一番長談。那是一個北國仍白雪紛飛的時節,陳鈺杰滿懷心事,從德州飛往東岸與兒時玩伴會面,天氣劇冷,兩人便窩在溫暖的屋內聊天聊了數日,他提到自己對電腦產業缺乏熱情這件事,支支吾吾地提及轉行做電影的念頭,本來以為朋友會覺得自己太瘋狂,卻得到對方的無條件支持。朋友對自己的信心,無疑成了一劑強心針,回到德州,他便毅然決然轉學進電影學院。

 

「轉學轉系後,一開始我就覺得就是對的,」陳鈺杰說。就像以往拉小提琴一天練八小時也不以為苦並樂在其中,拍電影的時候,無論有多少挑戰,他都覺得有趣。其實,音樂與電影有些相通性,他說:「以前的古典樂就是電影啊,莫札特和柴可夫斯基都是透過音樂來說故事的人。」演奏者必須理解曲譜的故事,才能演奏出動人的樂章,如果說音樂是聽覺上的故事表現,那麼電影便是透過影像來說故事的方法,只不過電影又更複雜一些,「是結合了各種藝術的共同的創作。」

 

剛回台灣時,陳鈺杰對亞洲一知半解,一轉眼已經在台灣定居了十二年,徹底融入了台灣生活。台灣經驗為他帶來了許多額外的收穫:亞洲美學、文化的刺激之外,拍攝《小偷》這部短片時,臨江街夜市全體動員、鼎力相助,讓他備感台灣人情知暖,更以此片拿下第四十八屆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最近的《盛情款待》則與日本老牌電影公司「松竹攝影所」跨國合作。「台灣因為電影市場小,所以大家都是土法煉鋼出來的,」對陳鈺杰來說,這對年輕創作者來說是非常好的磨練,他在訪談中不諱言:「台灣是我的出發點」。

 

拍《小偷》這部片時,片中出現不少樓頂俯瞰夜市的片段。許多攤商就住在夜市旁的公寓裡,白天在樓頂天台曬衣服,晚上則在樓下擺攤工作,陳鈺杰商請攤商帶他上天台拍攝夜市街景,以往因為工作而從沒有看過自家頂樓夜景的攤商感嘆道:「沒想到晚上那麼美,很高興你來拍。」陳鈺杰聽了感動不已。他說,在拍攝過程中,「他們也給了我很多故事。拍電影不就是為了這個嗎?為了彼此更理解不一樣的想法、不一樣觀點、不一樣的人生故事。這才是真實的交流。」

 

勇於挑戰,總是替自己也替他人帶來新觀點的他說,「希望可以繼續很勇敢地嘗試新的東西,讓台灣的電影可以有不同的面貌。」這份盛情紮實地放進了他的第一部長片《盛情款待》。未來,他將為台灣影業帶來什麼樣的活力與盛宴,讓人萬分期待。

https://movies.tw.campaign.yahoo.net/i/o/production/movies/January2018/OJoWqJWcgqXa9DYjmows-1991x2854.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盛情款待 陳鈺杰 電影
    全站熱搜

    包子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